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中譯】同志們,千萬別生活在恐懼中。


原作者:馮啟德
譯者:明越、欣怡


這篇文章是寫給那些說『性向自主』使情勢變得更糟的LGBT們。

有人寫信告訴我:“我好多朋友都表示,在性向自主決定要高調地為LGBT發聲前,原本他們都可以低調地過著好日子。現在他們動輒被提出來審視,都是因為性向自主跟組織成員們害的。”

我的回應如下:

你的恐懼是真實的。我以前也是那樣,每次做事都要三思以免被抓。在家裡,接個電話都要小心翼翼。在工作上,收發信件也是一樣,我得清除所有聊天與上網的記錄。

總得要一而再三地確定沒有人在窺視,我才可能稍微鬆一口氣。我成天都得說謊。我想稍微親熱一點的時候得謹慎避開眾人的目光,我必須要隱藏我的愛,我害怕一被人發現,那些寶貴的時刻會離我而去。所以我保持沉默,而保持沉默使我放棄了身為人的尊嚴。

但現在不是了,所以我可以告訴你,沒有必要這樣子。

當我們選擇犧牲尊嚴來交換所謂不被騷擾、低調平靜的權利時,便會誤以為我們的人生僅值得這些。我們以為這一輩子就注定只能躲躲藏藏。我們忘記了生命的價值在於生活,而非躲起來不見天日。

我們保持沉默以維持這些『權利』,保持沉默或許讓我們在天下太平的時候過得悠哉悠哉,卻讓我們在不公不義的時刻無法為自己發聲。

有一隻怪獸叫『壓迫』,我們的沉默就是它得以生存的食物。當我們選擇安安靜靜地過日子的時候,那些比較無力保護自己的人成了它爪牙下的受害者。當其他人面對不公不義的時候,我們的沉默是它的幫兇。也許我們很慶幸可以逃開,但並非每個人都是那麼地幸運。

同志青少年被逐出家門,無處可去,出賣自己只求生存下去。跨性別者在職場上被拒絕,被處以私刑,被宗教局官員、被警察毆打。

他們要的僅僅是走在街上不被毆打的權利。LGBT們很容易成為性攻擊的目標並被認為這是他們自找的,於是他們不去報警,失去了爭取正義的權利。

許多同志專業人士如教師、工程師甚至是警察,曾在工作上面臨敲詐,為了避免曝光,他們唯有支付高額的勒索金以求工作的基本權利。在各個地方,許多同志不被家人接受,他們被迫放棄自己的真愛,與不愛的人結婚,用終生的沉默換取不被家庭拋棄的權利。

當這些權利統統都得放棄的時候,有許多LGBT青少年都企圖自殺,因為預見自己正走向毫無意義,無法獲得幸福的黯淡人生。在我們終究意識到是我們的沉默使得這些同志繼續痛苦之前,還有多少人得過著如此痛苦的人生?

親愛的朋友,這些不是新鮮事,早在性向自主出現之前就一直重複發生著。我們長時間在這課題上努力的人對此都早有所聞。這些故事縈繞心頭使得我們無法停下腳步,我們必須要有所為,於是,我們成為代言者。

你聽到的種種指控,只因為我們把這課題帶上了媒體。現在全國各地的人民開始在討論不公義,這些新聞都被報導。我們打破了沉默,但這是有代價的。那些企圖讓我們噤聲的人害怕我們曝露他們的表裡不一,於是只得加重他們的霸凌。

於是那些習慣保持沉默的『我們』害怕了,『我們』把矛頭指向發聲的人,『我們』說他們搞砸了整件事,『我們』說他們使得『我們』得活在恐懼之中。

但真正的事實是,我們其實一直活在恐懼中。只不過是我們習慣了。現在唯一的不同是,我們突然被迫要面對自身的恐懼。

我們在恐懼中過活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免於恐懼,我們害怕失去那些低調的權利。我們畸零的成長過程是個悲劇;我們任由那些被我們選出的人去執行霸凌我們的制度,仰其鼻息以換取一些小甜頭是個悲劇;我們任其奪走我們的聲音還從容遁去是個悲劇。別讓這些人如此從容逃逸。

若我們拒絕繼續用沉默來餵食這頭叫做『壓迫』的怪獸,它就只能挨餓了,這會讓它生氣而變得更嗜血。當我們不再害怕時,它會用盡手段讓我們再度害怕。它會向我們張牙舞爪,大聲咆哮,其實這是他們在害怕,害怕我們!

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便能夠挑戰現況:改變這個制度,餓死這頭怪獸。

不受騷擾不是我們的特殊權利,是我們的權義[註[1]]。遇到真愛不是我們的特權,那是我們的權義。表達自我不是我們的特權,那是我們的權義。不被毆打不是我們的特權,而是我們的權義。

我們在沒有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不會被懲罰,那不是我們的特權,是我們的權義。可以工作,擁有家庭與朋友不是我們的特權,那是我們的權義。我們無需為此付出代價,這是與生俱來的權義。千萬不要退而求其次!

性向自主希望讓所有馬來西亞人意識到我們都有平等權益。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權義,像所有人一樣,我們不會被逐出家門、不會被打、不會被逮捕、不會被公司開除、不會被逼婚、也不會被打了無處伸張正義

我們當然也不需要被改造,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問題,我們無需在恐懼底下過活!

我們並沒有奢求更多。我們也不需要特權。一個賦予某些人特權的制度必然是建立在剝削另一群人之上。我們也不委屈求全,我們不要只為了取得平等的權義,而得自我欺騙偽裝成異性戀。那會使我們失去尊嚴。

所以,請為了不公義的事情發生。為真愛發聲,不要否定對方的存在。如果你不曾遭遇歧視,那恭喜你,但別因此就否認現實中其他人正遭受著苦痛。好好利用你自己的位置,為那些受苦的朋友發聲。

如果你還在櫃子裡,請開始思考你要的是哪種未來。如果那個未來包括光明正大的生活與戀愛,那請為此好好準備。多充實自己,多見些人,與我們並肩努力。

告訴我們的政治人物別插手我們的私事,去關心國事。告訴我們的領袖,我們要的不過是無關性取向與性別認同的平等權義。告訴我們的家人朋友,別因此而轉移了對國家貪污、效率低落及管理不當等議題的注意。

註冊為選民,參與為我們的民主、小眾、人權的奮鬥。為了保護我們的權利,請參與修改法律、政策與憲法的行動。這些課題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恐懼是暴君使我們感受孤獨無助的工具。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也不是沒有力量。我們必須將恐懼轉化為力量。

所謂的生活,並不是只能在多一些恐懼和少一些恐懼之間選擇。我們必須要團結一致。一個免於恐懼的未來,是值得放棄一些有的沒的『權利』去爭取的。


[1] 為了區分privilage和right. privilage比較偏向好處 而right有正義的意涵,所以翻做權義。
[2] 原文出自:http://malaysiakini.com/letters/193287(LGBT, don't put up with living in fear)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婦女節有感】要改變的不只是政權 ……


【本文已投稿至當今大馬,請參閱右列網址: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91612

四年前的馬來西亞大選,讓執政黨與人民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在野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沒辦法取得中央政權。但這一次的結果,讓我們看到:改變是有可能的。改變的其實不僅僅是百姓對政治的認知,也包含了社會運動。去年的709、今年的226讓我們看見,走上街頭的必要,而非滿足於室內協商。

我們要改變的不僅僅是行動,也包含了思想。世事瞬息萬變,許多過去的觀念已經不再適合完全套用在現代,我們需要從更多的視角,去討論不同議題。我們可以跟隨時代的發展,使用最新的科技產品。但何以我們不能跟隨時代的潮流,開展自己的思維?

以性別議題為例,女性運動進展了很多年,可是至今許多人對性別議題還是很陌生。比起過去無法走出家門,無法接受教育的情況相比,今天女性的處境可說改善了許多。但是社會根深蒂固的歧視依舊存在,許多人還是存有刻板印象。大家總愛根據生理性別,來決定男人應該有男人樣,女人應該怎麼樣等等。從出生開始的用品、教養到後來的期許,我們都只安排兩種路——男人與女人。可是世界本來是多元化的,我們總不能一刀切割成兩種,並強迫所有人根據這兩種模式生活。

舉例來說,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許多人認為賺錢養家是男配偶的責任,相夫教子整理家務卻是女配偶的責任。當有人超越這條界線,男主內、女主外,負面的眼光隨之而來。這樣的印象已被慢慢鬆動,可是還是聽聞身邊有人堅持傳統的男女分工。

再進一步談,雖然許多女性已經走出廚房,進入職場。但是放眼社會各單位,許多在上位的主事者依舊是男性,而在旁邊端茶水、做記錄的卻是女性居多。我們鮮少看見女性主管,在自己的單位發展才能。即便是有能力、有要求的女性主管,伴隨而來的卻是屬下的私語:『她一定是沒男人要的老姑婆』。相反的,有能力有要求的男性主管,我們卻不會諷刺他是『沒女人要所以寄情工作的歐吉桑』。

此外,許多女性也伴隨著『賢妻良母』的社會期許,無論她在職場上是怎麼樣呼風喚雨,但是我們總是期許她回到家裡『當個賢妻良母』。家庭一直是女性的枷鎖,在職場上是一份工作,而家裡卻又有另一份難以擺脫的無酬工作,這樣的情形也讓女性難以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社會時事。反過來看,許多男性下班後回到家,確實是休息的。家庭對他們而言確實是避風港,而非另一份工作的開始。有許多丈夫認為自己有『幫助』太太做家務,便沾沾自喜自居好男人。但實際上,家務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只要是家庭成員就有責任持家,家務不能任意歸屬在某一性別的成員身上。

在性別氣質方面,我們總是要求男性陽剛,女性陰柔,以符合這『陰陽協調』的社會。娘娘腔的男孩,陽剛的女孩,在學校被視為問題學生,需要被輔導,在社會上更是面臨許許多多的歧視,有的甚至賠上了性命。而這些悲劇、歧視是可以避免的,『逾越』了性別界限的男女根本不是怪胎。

從職場到家庭、氣質,我們可以看到性別依舊不平等。我們的社會還是保留許多對男、女性舊有的刻板印象,對於婦女節總是停留在歌頌婦女為國家付出,但迴避社會限制女性之處。如果看不到這樣的壓迫與歧視,再多的慶典不過是掩飾我們思維的與貧乏。當我們高舉黃旗挺淨選,想洗乾淨政壇時,請記得也洗一洗我們的腦袋,洗去陳舊與偏見,以開明的思維迎接性別多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