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瘟疫求生指南》——那些年,他們一起奮鬥。




  「Act UP! Fight Back! Fight Aids」

  螢幕上人們高喊著口號,對抗這不公不義的社會。八十年代的社會,人們聞「愛」色變,因為那是被視為男同性戀的絕症。社會上認為有一群人(指男同志)只在乎享受性的愉悅,他們以為這些人「改變行為」,才不會感染愛滋。

  整個國家沒有積極處理治療愛滋議題,沾沾自喜地以為提供了AZT就很不錯了。但AZT有強烈的毒性,很多人都沒辦法繼續服用。他們需要其他替代的藥物,然而其他藥物卻是無法在市面上獲得,因為FDA(藥物食品管理局)沒有核准上市,他們只能在黑市中尋求昂貴的藥物。

  對於FDA來說,他們得很謹慎地審核藥物,才能讓它上市,避免人民吃到有問題的藥物。然而審核藥物的過程對感染者來說太冗長了(長達六七年),感染者等不及。在那幾年,每一天都有人死亡。為了求存,感染者集結起來,組成了ACT UP。他們呼喊行動的口號,號召人們起來抗爭。雖然愛滋被認為是男同性戀的絕症,可是參與行動者卻不限於男同志、還包括了女同志、友善的異性戀女性、阿嫲等。

  《瘟疫求生指南》這部紀錄片,留下了他們行動的身影。他們佔領藥商大樓,要求藥商降低AZT的售價;他們在FDA大樓前示威,掛上「沉默=死亡」的黑色布條;為了抗議天主教主教的歧視發言,他們潛入正在禱告的教堂聚會,一個接一個躺在禱告的教眾身邊,抗議這些宗教保守人士「謀殺」;有議員認為這些骯髒的人不配稱為「GAY」(原意快樂),陸續發表了對同志社群歧視的言論,他們跑到議員的家,用帆布製作的超大型保險套蓋住了議員的家。

  這些抗議行動其實很激進,曾經有總統候選人批評ACT UP不理性。我在想,如果場景換成今天的台灣,也會有許多人做出類似的批評。我們看看曾經發生的抗爭,例如關廠工人臥軌,不也是許多人高呼火車碾過去?如果我們單純只是批評那些行動多麼地「不理性」,卻不去理解那些人面臨的壓迫,那我們也是幫兇之一。我們的沉默,對他們而言就是死亡。

  如今的社會看似對感染者友善許多,可是他們還是面臨著許多歧視的眼光,他們還是得持續奮鬥。也許你不知道,有些言行舉止對感染者來說就是往他們傷口一刀又一刀割過去。瘟疫過去,但人們還是得求生。

預告片


一句話惹怒感染者
(備註:你可能不知道,這些話對感染者其實很痛)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悅讀筆記】說好一起老,一起曬太陽。



書名:《說好一起老》
作者:瞿欣怡
出版社:寶瓶文化


在同志圈裡,長久伴侶似乎不易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很多同性伴侶相處了十年以上,卻沒有高調,這本書的作者便是其一。

  作者瞿欣怡(小貓)與阿述在一起十五年了,她們沒有到處跟人家說她們在一起很久很久,她們其實也有現身的壓力。然而兩年前,小貓的伴侶阿述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自己患癌,她們的生活開始產生了變化。小貓記下了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這本來是很私人的事情,但在2013年,護家盟動員反同性婚姻,小貓感受到社會還是不那麼友善,決定以同志身份公開演講,也把那些日子的記錄出版成書,讓社會大眾看見同志就是跟大家一樣。

  小貓在同運的資歷已久,在第一屆同志遊行出現以前,在歌手陸續挺同志以前,她就積極參與同志團體,辦雜誌、辦影像展、寫專欄、上廣播,她們悶著頭拼命努力,希望讓社會看見同志,讓同志看見夥伴。如今的同志運動逐漸壯大,但恐同勢力從未消解,那些懼怕同志的人,到處發傳單,反對同志、反對同婚。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小貓與阿述的經歷,我們也看到了作者的成長。她在愛情裡學到不少東西,對她而言,生活的瑣碎只是在一起的基礎,但只有走進對方心裡最黑暗的地方,才能夠真正認定對方。愛情不會是天天都在甜蜜地,兩人常為小事爭吵。但她們知道,吵完一定要趕快和好,因為下一次的架很快就來。兩人再怎麼吵,日子還是要往前過,她們並肩同行,家對她們而言就是彼此的避風港。

  小貓在書中不斷提到一件事,雖然兩人在一起那麼久,但在法律上彼此還是陌生人。在阿述發現罹患癌症後,小貓才發現同志伴侶原來那麼不堪。在醫療議題上看似有一定的決定權,但實際上的地位卻連血親也不如。小貓在友善律師幫助下,好不容易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權利。在本書的附錄中,作者附上了一篇文章——〈打破網羅,拒絕成為法律上的陌生人〉,裡頭根據德臻法律事務所的法律諮詢,整理了同性伴侶在醫療決定權、探視權、保險與受益人、共同賬戶、購物產權、遺囑設計等方面的說明。這篇附錄赤裸裸顯示了同性伴侶在許多權益上的缺失,我還真不知道護家盟的良心到底在哪裡。他們只會亂喊口號反對同婚,何曾針對同性伴侶的權益多做貢獻?在他們眼裡,同志應該就是性伴侶很多的群體而已。
  書寫之必要,相愛之必要,權益之必要,在愛的面前,小貓絕對不會退縮。



內容選讀
〈我是好太太啦!〉
http://www.storm.mg/lifestyle/69363

〈手牽手睡覺〉
http://www.storm.mg/lifestyle/69364

〈同志的日常〉
http://www.storm.mg/lifestyle/69366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霸道總裁逼我簽約






  今年的情人節,《格雷的五十道總裁》上映。我本來想去看,但後來聽看過的朋友說還好,所以就沒衝。

  最近我工作的單位(桃緣彩虹居所)舉辦了BDSM的講座,找來十夜女王聊聊。我想起這部片子,便租來觀看。我看了這部片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是手銬版的總裁系列少女小說啊!瞧,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大生,邂逅了擔任集團總裁的高富帥,從此兩人就展開了情情愛愛的歷程,不是嗎?

  這部片子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述說即將畢業的女大生安娜,與年青企業家格雷進入情感關係(以及主奴關係)的歷程。在電影裡頭,格雷想讓安娜進如主奴關係,他當Dominant,並期望安娜成為Submissive,而非一般的情侶關係。但這樣的期待讓安娜產生困擾,不曾進入情侶關係的她,期待的是常見的情侶關係,而非只性交不過夜的主奴。

  原著共三冊,分別為《調教》、《束縛》、《自由》。我還沒看過原著,但據我所知,這部電影僅演到第一冊的結尾處,想來片商有意鋪陳後面的劇情。沒看過原著的我,在電影結束的時候當然會覺得很奇怪。也許,等片子演完三部曲,我也閱讀了原著,才能好好談。

  這部影片我比較想說的是BDSM元素,雖然我曾參與BDSM的一些講座、論壇,也有朋友在玩BDSM,但我對於BDSM的了解終究只是紙上談兵,沒任何實踐經歷。但我可以分享一些關於BDSM的基本知識。

  一般人想到滴蠟燭、鞭打,就會聯想到SM。但什麼是BDSM呢?它是由四個字母所組成,分別代表三組關係:綁縛與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即B/D),支配與服從(Dominance & Submission,即D/S),虐待與被虐(Sadism & Masochism,即S/M)。在電影裡,格雷希望支配者,讓安娜成為服從者。

  很多人想到SM或者BDSM,想到的就是滴蠟、鞭打等不尊重其一個體的變態遊戲,所以電影上映的時候護家盟就持著保護女性的口號批評這部電影。但實際上BDSM玩家們著重的是SSC(safe, sane and consensual),也就是安全、理智、知情同意。兩者之間的遊戲,是要在兩人的同意下進行的。但同意到什麼地步,就要說清楚,講明白。像片中的格雷便遞了一份契約給安娜,希望安娜仔細閱讀後簽署。而這份契約便說明了兩人關係之間,可以進行什麼,不可以進行什麼。當然片中有些誇張,兩人直接在辦公室談判,像是商業會議。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玩家都是總裁,有前凸後翹的美女秘書(或小鮮肉秘書)幫你遞上茶水,讓你跟對方好好洽談契約細節。但認真對待契約對BDSM玩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打算進入這個圈子,必須謹記。如果你不知道某些字眼代表什麼意思,可以尋找相關書籍,或者參加一些公開的BDSM活動請教專業人士,不要像護家盟那樣一知半解。

  在台灣,一群喜愛BDSM的朋友組成了「皮繩愉虐邦」,並設立網站(網址: http://www.bdsmtw.com/ )。今年台大BDSM社審核成功,成為正式社團(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UBDSM/ )五月時BDSM喜好者也舉辦了研討會,討論BDSM的各種面向。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BDSM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一部電影無法讓你真正認識BDSM,但是查閱更多資料可以讓你減少誤解。




延伸閱讀:
queerology/關於BDSM:格雷沒告訴你的25道陰影...

陸子鈞/格雷沒告訴你的BDSM心理學
http://pansci.asia/archives/75783


預告片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石牆風暴》——小白肉成長記



  石牆事件,被視為現代同志遊行的起點。1969年6月28日,位於紐約的石牆酒吧發生了暴動,後續的示威一連數日。在那個年代,人民不能賣酒給同性戀,所以LGBT能夠去的地方就是黑道宰制的酒吧,透過黑道的力量避免被警方騷擾。但警方還是會常常臨檢同志出入的酒吧,騷擾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同志們。同志族群怒氣累積已久,終於在這一天晚上爆發。有一說法,是當時同志喜愛的歌手Judy Garland離奇死亡激起民眾的情緒。暴亂以後,許多同志相關團體成立起來,並在次年舉辦遊行,紀念當晚同志族群的行動。

  45年以後,這事件被改編成電影上映。我覺得這事件很重要,值得去看。改編重大歷史事件是不容易的,畢竟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導演要怎麼在創作與史實中取得平衡實在不容易。是的,這部電影也引起了LGBT社群的爭議,因為他們認為此影片把焦點放在虛構的白人男孩身上,黑人、跨性別、扮裝皇后的角色大為縮減。

  這部影片由一個鄉村白人男孩開始,他因為與男人發生性行為被發現,離開了家鄉。他來到了紐約的Christopher Street,認識了一群花枝招展的朋友。這中間,有在賣身的性工作者喜歡上了他。而他卻被搞同志運動的熟男葛格所吸引。電影花了一些篇幅在描述他們之間的情感。在6月28日的晚上,石牆突然發生了暴動,這些人也就捲進來了。

  這部片其實沒有很認真鋪陳事件的來龍去脈,只是讓鏡頭跟著小鮮肉男主角走。所以暴動的起因我覺得有一點突兀,莫名其妙地,事件就發生了。而後續數日的抗戰也沒有描述,直接跳到了第二年,男主角回鄉找初戀、家人的歷程,然後男主角參與了1970年的同志遊行。所以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石牆暴動只是背景。

  這部片子還是讓我有感動的地方,那就是親情。母子之間的情感總是讓我容易觸動,所以我看《為巴比祈禱》、《驕傲大聯盟》、《那天媽媽來看我》等電影時,都會為母子情流淚。男主角參與遊行的時候,他的妹妹、媽媽都在街邊支持。這時候的鏡頭變為黑白,不知道是男主角的心中幻想還是真實。另一個讓我感動的就是當天晚上的種種衝突,一位女同志不想被逮捕。她被帶上警車後,從另一個門逃脫出來,再次被抓進車子時又從另一側逃脫。這鏡頭看似滑稽,但卻帶出了那位同志的恐懼。當天晚上參與衝突的同志無疑都是「暴民」,他們把磚頭拋向酒吧的玻璃窗、用石頭丟向鎮暴警察、拔起地上的停車計時器撞向大門。如果事情發生在今天,大概會被許多同志指責吧,因為他們做出了最壞的示範,會影響社會大眾對同志的觀感。但諷刺的,這些由黑人、跨性別、扮裝皇后參與的暴亂,卻是同志遊行的起點。

  我們可以很清高地指責某些人激進,但如果不能好好去理解那些激進背後的結構、論述,那你永遠就會覺得同志遊行只是一些人花枝招展釣鮮肉的場合。我不否認確實有人將遊行變為其肉體的舞台,我覺得那是美好的事。你可以不裸露,但你沒必要貶低遊行中那些裸露、扮裝的人。遊行之所以可貴,在於多元的樣貌,而非單一的面孔。



延伸閱讀:
范綱皓/先別急著參加彩虹派對:親愛的同志們,我們還有很多事要一起努力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490975

謝孟穎 /這場暴動是同志平權的關鍵起點,記錄它的電影卻惹惱LGBT,為什麼?
http://www.storm.mg/lifestyle/63559

端傳媒/影片《石牆》為何被LGBT群體討伐?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03-dailynews-stonewall/

June Thomas/Who’s Real and Who’s Invented in Stonewall?

SJKen/「石牆風暴」--- 存異求同,人性平權的起始 !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951036



推薦其他跟同志遊行有關的影片:
《同志大遊行》(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Vkz2lEf2w

《彩虹保衛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29oUBp5c7c

《驕傲大聯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lGMwC898g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悅讀筆記】直男裝同志,出櫃反恐同



書名:《直男愛出櫃——簡直地獄!我的一年反恐同任務》
作者:提摩西·柯瑞奇
出版社:基本書坊


而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又有多少真的是源自聖經?看來並不多。每天每天,我對同性戀的保守看法都在暴露我信仰層面的薄弱,都在說明一切只是刻板印象在作祟。(頁264

提摩西·柯瑞奇(Timothy Kurek)是生長於美國南方的一名基本教義派基督徒,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周遭師長灌輸於他對同性戀不友善的觀點。一直以來,他不曾反省,甚至曾經間接害死一名男同志。他相信師長的教導,常引用聖經的經文在校園與同志嗆聲。對他而言,那是榮耀上帝的作為。

然而有一天,他覺得不對勁。他認為自己的作為跟上帝的教誨相違背。於是他決定「出櫃」,宣稱自己是同性戀,展開一年的實驗。這本書記錄的就是他這一年來的經歷與心情。在颱風襲來的那個晚上,我拿起了這本放在書櫃上已久的書。我一頁一頁地翻著,看著主角的經歷與反省,心裡變得沉重。

在過去,提姆(Tim,作者名字的簡稱)對同志的觀點來自聖經。他曾死抱著那些保守教派對同志的刻板印象,並殫智竭力地責難這些人。他把自己社群想像的世界投射到LGBTQ身上,從未想過他們的處境。在提姆宣稱出櫃後,許多常往來的朋友便與他斷絕關係。他們寧可透過各式硬生生、冷冰冰的社交網絡和email來審判提姆,卻不願私下對談,理解提姆出櫃的原因。這讓提姆非常失望。

為了更理解同志社群的生活,他在一家同志咖啡館當店員,也積極加入同志社群的棒球隊、倡議性別人權的團體。提姆還找了一個黑人男同志尚恩當檯面上的男朋友,以迴避同志社群對他的試探與調情。初期,提姆是無法適應圈內人對他的挑逗,常找尚恩「救駕」。久而久之,提姆不但適應了同志社群的文化,還學會怎麼回應來自同性的試探。提姆也參與了許多同志社群的活動,從中看見自己過去的自私、檢討自己過去對同志肆意審判的態度,同時他也看見了主流教會的觀點對同志的傷害與矛盾。

主流教會對LGBTQ社群造成的傷害何其巨大,但這些號稱關心弱勢的主流教會卻不曾出現在為愛滋募款的活動上。提姆在深入同志社群後,他才知道愛滋不應該簡單轉化為「同性戀問題」,因為那是無論任何性傾向都會感染的疾病。提姆知道大家要對抗的是愛滋,而不是感染愛滋的人。

除此以外,提姆也曾參與較為激進的活動。2008年,法國在紐約市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同性戀除罪化的宣言,可是在法國代表宣讀後,天主教馬上發表聲明反對,認為這份宣言可能誘使大眾接納同性婚姻。倡議同志人權的「心靈力量」便尋找機會與法國主教對話。但對方並不理會,後來心靈力量號召一群人在法國大使館前抗議,提姆就是其中一人。

提姆參與這起行動,是因為他認為耶穌會為受到欺壓之人起身奮戰,身為耶穌的信徒就該繼承祂的使命。雖然不見得一定要上街抗議,但比起在講壇前宣揚福音更能具體分享自己的信仰。提姆對那些聲稱神愛世人卻又迫害同志社群的保守基督徒越來越無法忍受,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盲點,那是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所以他致力於當解鈴人,讓雙方能夠彼此諒解、相愛。

提姆的「實驗」結束後,向親友及同志社群公開。他把這一年來的心情與看到的事都寫在這本書裡。也因為這一年的經歷,他與母親不再是對同志不友善的基督徒,而是LGBTQ社群的基督徒盟友。我很想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抱著經文不放的保守信徒閱讀,希望你們在審判他人以前,先了解自己弟兄的想法。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手天使二週年成果發表會 相關報導

相關報導

【蘋果日報】接受手天使服務 讓他「感覺到被愛」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6/655624/

提供重度身障者免費自慰服務的性義工團體「手天使」,今舉行2成立周年工作成果分享會,台灣首位接受手天使服務的腦性麻痺患者Steven(化名)今也到場力挺,他說,他的手嚴重孿縮,過去從沒有自慰經驗,2年前經由手天使協助,「終於感覺到被愛」,希望各界能正視重度身障者的性需求。

今這場活動有近百人到場,包括性義工、行政志工、肢障者及家屬等,今年28歲的Steven則是隻身、坐著輪椅前來,他說,雙親個性保守,以往曾向他們暗示有這方面的渴望,他們也沒有回應,只好靠自己,2年前透過手天使,才讓他享受到第1次性經驗。

接受《蘋果》訪問時,Steven舉起自己孿縮的雙手,無奈說,這雙手沒有辦法規律、有力的動作,所以他無法自慰、射精,經由性義工的幫忙,「除了打手槍外,還有溫暖的撫摸、擁抱」,他總算體驗到射精那難以忘懷的感覺,還有那種被人愛著的感動。

Steven表示,過去也曾想到找性工作者,但他們的工作場所沒有無障礙措施,連進門都成問題,又礙於父母觀念,也不敢請他們到家來,所以當他知道手天使服務時,「我只有開心,一點也沒有掙扎」;接受服務後,除了自身的感覺衝擊,也對性義工充滿感激,謝謝他們把他當一個人來看。

接受首次服務後,Steven原本閉鎖的個性也有了改變,他說,他變得比較積極,比較敢說出自己的需求,還在1年多前第1次交男友,雖然最近分手,但他對未來已不再像以往退縮。

手天使創辦人黃智堅表示,該團隊只服務重度肢障、視障者,創立以來也僅服務過5人次,但每次服務都用盡心思、做足功課,會先經審核及2度面談,才進入正式服務,且服務時會有6人出勤,以保雙方安全;他也說,目前限定每名身障者終身僅能接受手天使3次服務,因為他們不想成為常態性服務團體,只希望政府能早點介入,透過補助或其他方式,好讓身障者的慾望能被社會接受。(邱俊吉/台北報導)


【中時】女身障無奈「我也有需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7000353-260114

「我只是身體有障礙,但我也會有感覺、我也需要性。」今年56歲的玲(化名)無奈地說,大眾常將身障者與「無能」畫上等號,身障者性需求長期被忽略,女性身障者更嚴重,不僅常被認為沒有生育能力、無法從事性行為,在社會氛圍壓力下,自己也不敢正視對性的渴望。

國內首個為重度身障者提供免費自慰服務的性義工團體「手天使」昨舉行2周年成果分享會,近百人到場聆聽,其中不少為身障者。然而,有許多男性身障者參加分享會,女性身障者卻寥寥可數,整場只有1、2位。

玲感嘆說,「這就是現況」。玲1歲時罹患小兒麻痺,需以輪椅代步。她說,每個人都有性需求,她的手還有力氣、還能靠性輔具「自行解決」,但若是手部沒有力氣的女性重障者,可能連自行解決都有困難。

玲說,有些人認為身障者是弱勢、可憐人,「發生性行為感覺像在欺負」,在這樣的認知下,女性身心障礙者很難與他人建立兩性關係,且女性的性需求常被與傳宗接代連結,面臨到的處境更複雜,像她就常被質疑:「身障者能有性行為嗎?會生小孩嗎?」

玲說,正常人在性關係裡能做的,只要不是太難的動作,身障者都可以做。身障者並非無感,但種種限制讓多數女性身障者選擇漠視自己的性需求,她很期待手天使能開辦女性服務,幫助女性身障者探索自己的身體。(中國時報)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被彩虹洗版的一天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法官以5對4的比數,裁定把婚姻定義為男女之間的結合的《婚姻保護法案》(Defense of Marriage Act),違反美國憲法。這個裁決被視為實現美國同志婚姻平權,邁出一大步。美國在聨邦法律層次,婚姻的定義不再限於一男一女的結合。

消息傳來,我臉書上許多朋友無不歡喜非常。雖然那是美國的事,但馬來西亞、台灣的臉友紛紛換上彩虹的大頭照。美國的消息無疑是一種興奮劑,讓大家歡天喜地地跟上彩虹。真心支持也好,純粹跟隨潮流也罷,就讓彩虹閃亮一整天有什麼不好?那些已經在做同運的人,換不換大頭照都一樣。倒是我很感激臉書上的許多朋友,那些異性戀的你們,感謝你們表態支持。那些還在櫃子裡的你們,也感謝你們在自己的大頭照劃上彩虹,我想正因為這一股風潮,才讓你們可以安心地說你們支持同性婚姻。

同志(LGBT)運動從來不只是同志婚姻,它裡頭包含很多議題,雙性戀的雙重衣櫃、跨性別的性別認同、青少年的性教育、男性氣質的展現、老年同志的生活、愛滋感染者的權益與處境、身心障礙的酷兒們等。除了婚姻,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關注的事。

要推動婚姻平權、性向自主等本土議題,還是得靠我們在地的耕耘。以馬來西亞而言,自從「性向自主」勒令停辦以後,馬來西亞好像沒有一個比較公開的LGBT相關活動。期待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在吉隆坡的街頭舉辦同志遊行。在那一天還沒來臨之前,我們先做我們能做的事吧。

PLUSOS大馬同人互助諮詢協會臉書頁面)是我有參與營運的團隊,這是一個提供郵件諮詢的網站,希望能協助同鄉朋友們。幕後團隊雖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但我們還是盡量抽空來營運。等核心成員上手後,我們也會考慮找更多朋友加入我們的團隊,一起為馬來西亞努力。

這個網站除了諮詢功能,我們也邀請了許多朋友撰寫稿件,讓他們的文字溫暖著大家。作家群中有同志牧師歐陽文風,有月樹老闆劉藝婉、人權鬥士劉素希、新聞工作者汪壬捷等。我們的網站歡迎所有人,歡迎娘娘腔的你、歡迎愛滋感染者的你、歡迎不那麼主流的你……我們不會劃一條線說,我們同性戀是怎樣、不是怎樣。我們會做的,就是給所有人一個擁抱。

歡迎大家訂閱此網站,給我們一些鼓勵。期待彩虹大馬的一天。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滿月酒——媽媽的力量



在母親節前夕,與瑯嬛書屋的夥伴們一起去看這部電影。這部影片宣傳很成功,一來是重量級演員歸亞蕾的魅力,二來是議題切合許多同志關心的點——婚姻、孩子。之前釋出的滿月酒彩虹MV,更是讓我有進入電影院的念頭。

這部影片最大的賣點是歸亞蕾,她曾在喜宴演出同志的媽媽角色,這也是為什麼導演鄭伯昱認定歸亞蕾為滿月酒母親的不二人選。當然前些時候蔡依林推出的《不一樣又怎樣》MV,歸亞蕾也有參與演出,讓年輕族群對歸亞蕾不陌生。其實歸亞蕾跟同志有關的作品不止前述兩部,她在《自梳》裡也有演出,她跟孫女述說自己年輕時與另一位女人的故事。片尾的運鏡與蔡依林的MV有相通之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比對。

在這部電影裡,她飾演的李媽媽,一直在意自己抱孫的事。當其中一個兒子丹尼透露他要生孩子的時候,她高興得不得了。她也知道兒子是同性戀,可是兒子並沒有跟他分享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現任的伴侶是誰(還是她不想去了解?)電影劇情就圍繞著母子倆為了尋找代理孕母跑遍全球的過程,中間敘述了兒子怎麼與母親碰撞、和好。

兩人遍尋不著,最後發現了家裡的印尼幫傭米奇是最好的代理孕母人選,米奇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那麼情願。但最後她答應了,也生下了孩子。李媽媽也在影片的最後說了一番話,表達她對孩子的愛、接納了兒子與伴侶,也開心地抱起自己渴望已久的孫子。

飾演印尼幫傭米奇的是印尼華僑莫愛芳,她之前曾在《總鋪師》、《娘惹滋味》演出,很多觀眾應該也會很熟悉。我覺得導演在這裡想帶入外勞的議題,例如拍攝移工、外配們在台北車站坐著聊天的情景;透過李媽媽與朋友林醫師的對話,表達李媽媽對米奇如家人一般疼愛。但很可惜,這個很好的支線沒好好發揮。米奇因為有個雙胞胎女兒遠在印尼,受盡相思的苦,本來是不打算再當媽媽了。就連申請進入美國時的面試,也故意表現得猶豫,導致簽證沒辦法下來。可是最後米奇想通了,答應老闆與老闆兒子,擔任代理孕母。其實我更想聽聽米奇的心聲——你在上機前想到了什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改變心意?很可惜,導演讓幫傭成了母子的夥伴,但沒有讓這個重要配角說出自己的話。

這部電影其實還有很多問題:除了米奇的心聲沒體現出來,導演也沒有處理米奇如何在代理孕母尚未合法的台灣度過難關。兒子一直跟老媽鬧彆扭,但到底怎麼改善母子關係,讓母親也能接受未來的孫子?這似乎不是說一句:『我會找人生孩子』就能夠處理的。此外,電影也沒有戲劇的張力,背景音樂也沒有處理得很好。如果是DVD,我搞不好會按快轉。

我想如果不是歸亞蕾,我想我是不會推薦這部影片。但如果想把母親的角色投射在歸亞蕾身上,可以在片末媽媽在親友面前對兒子說一番話時,流一下眼淚吧。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五月的性別活動



五月跟性別有關的活動真多,好熱鬧。

5/16、5/17 性/別廿年研討會
http://sex.ncu.edu.tw/conference/2015-sexualities20/

5/16 高雄同志大遊行​
https://www.facebook.com/KHpride4

5/17 伴侶盟 「彩虹好厝邊 做伙聽故事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99158977075455/

5/23 「性權一路 拉幫結派」鬥陣餐會
http://gsrat.net/

5/23 「異同靠近點,野餐粉紅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44366715588437/

5/30 「拾蒂」首部曲——勵馨本土版陰道獨白
http://www.vday.org.tw/

5/31 亞太地區第一屆皮繩愉虐情慾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http://www.bdsmtw.com/apcbdsm15/doku.php/programme


==各校性別週/月的活動==

台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反恐同週」5/11-5/17

政大性別平等工作坊「性別平權月」
https://www.facebook.com/nccugender

政大陸仁賈社「陸仁賈週」5/11~5/22 

輔大彩虹週5/11~5/15
https://www.facebook.com/fjulgbtpride

清大、交大部落格「清交彩虹季」

成功大學性別週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42021299176869/

【胯下騷動over my sexual body】嘉義性別月聯合活動
翻轉嘉義工作隊、南華彩虹平道社、中正大學酷斯拉社、嘉義大學六色性別研究社、嘉義市社區大學聯合主辦

暨大天晴社「賀米雅性別週」5/4-5/7 

彰師大性酷社「性/別週」5/4-5/14

亞洲大學 Rainbow 百性社性別週5/11-5/15
http://on.fb.me/1AJYZfN

屏科大性別月

南華大學彩虹平道性別月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東盟人民論壇遊行中的彩虹



在吉隆坡舉辦一連三天的2015年東盟公民社會大會暨東盟人民論壇FB粉絲頁),24日以遊行為閉幕儀式。在遊行中,來自東南亞各國NGO的代表提出他們的訴求,例如捍衛原住民的土地、釋放緬甸78名學生、性別平等、反消費稅、反對死刑、反TPP(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等。
這場活動也少不了LGBT的議題,隊伍中有一群人帶著大面的彩虹旗,從馬華大廈經過KLCC然後在Dang Wangi附近一個停車場聚會。
關於東南亞各國的性別議題,大家可以留意 ASEAN SOGIE Caucus ( FB粉絲頁)這個組織的消息。


馬來西亞中文媒體似乎沒關注到本次論壇的消息,能搜尋到的報導少之又少——
【人民郵報】馬華大廈可買到禁書?
http://bit.ly/1HKdt5i

【星洲日報】罔顧民意將失支持‧哈斯米:政府應以民為本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20861?tid=1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筆記】20150425 從華語電影看新加坡同志的認同政治



【日期】2015.04.25
【時間】2:30 pm
【地點】伴侶盟
【主講人】許維賢


1.          李光耀對同性戀的個人看法
a.           同性戀不是一種生活方式,那是與生俱來的,且讓他們去吧
b.          依據2011.01.23 《海峽時報》

2.          認同政治與差異政治的差異
a.           同性戀是天生的ó 天生或後天都不是審判同性戀合法與否的依據
b.          同性戀是無法被改變的 ó 接受及尊重同性戀的各種差異
c.           除了性,異性戀和同性戀都一樣 ó 同性戀是多種生活方式
d.          同性戀有義務現身 ó 現身與否都不是審判戀是否道德的依據
l   解釋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

3.          同性戀現身的好處
a.           讓同志避免孤單,尋求更多的支持
b.          解決逼婚的問題
c.           去除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
d.          作為社群的典範

4.          新加坡同志的困境à新加坡刑事法典377A
a.           曾修法,但方向並沒有更加開明。
b.          雖然免除了男女間的口交、肛交,但男男間的性行為還是要被處罰,且更為嚴苛
c.           成年男女間的性交易合法,但成年男男的性交易是非法

5.          粉紅三角
a.           2009年起,每年一度在方林公園的聚會,表達對the freedom to love的支持
b.          2014年有26,000熱播擦不同意
c.           這是性/別認同超越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及階級認同的活動

6.          關於現身
d.          現身的三派立場
l   一定要現身
l   自己決定是否現身,且現身到什麼程度
l   對抗是現身會使得華人失去文化認同
e.           父母成為大多數華人同志現身的最大障礙
f.            成果現身的特點(周華山的《後殖民統治》
l   非對抗式的和諧關係
l   非宣言式的實際生活行動
l   不以性為中心的健康人格
g.          羅子涵的《Solos》、《解剖》是否屬於成功現身的典範?
h.          這個現身的說法受到批判
l   見《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裡頭提到含蓄的霸權

7.          海南雞飯
a.           雖然新加坡看起來對同志不友善,但這部片子還是獲得新加坡政府的補助。
b.          新加坡對政府對導演的要求à拍多一點新加坡的景點
c.           另一個新加坡政府的『意見』就是:三個兒子都是同性戀會不會太離譜?要不要改成兩個?
d.          媒體21:要打造新加坡成為全球媒體制度
e.           2003年成立MDA(新加坡媒體發展局),處理電影相關政策
f.            三個兒子分別代表男同志的不同類型à穩定型(Daniel)、享樂型(Harry)、壓抑型(Leo

g.          母親(範珍)是政府的象徵,保守,但可以懷柔、包容。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乳頭要說話



  這是我的乳頭,沒什麼了不起。它31歲了,被男人舔過也被抓過。它可能不符合你的審美觀,讓你想吐。有些人可能很喜歡,有反應了。不管你的第一反應是硬了、射了、濕了、嘔吐了、想檢舉,你喜歡。但我想讓乳頭說話,其實它跟陰道一樣想說話。
  乳頭的樣子其實很多。但我們好像想得很狹隘,還設下種種限制——你可以展露,但妳不能展露,因為會傷風化;妳不能拿來賺錢,因為那很賤;妳一定要有點隆起,平坦的會被譏笑;你的平坦沒關係,結實點會更man。
  乳頭下面如果是一條陰莖,很常見,泰國潑水節很多這種組合的乳頭大方展現。乳頭的下面如果是陰道,就有以下的意義——引起色慾的、有傷風化的、要承擔生育的、要被遮掩的等等。
  如果這是波濤洶湧的大奶奶,我們總是預設下方長了陰道,是這樣嗎?為什麼不是服用荷爾蒙,但未摘除陰莖的人?又或者這圓圓的胸部可不可以是小胖男的?如果是較為平坦的胸部,我們就預設下面有著陰莖,是這樣嗎?
  在種種預設裡,我們為了『保護女人』於是藏起了那隆起的乳頭,說什麼也不能露出。由冰島少女發起的解放乳頭運動,就是要打破這機制。從臉書到其他平台,從冰島發展到寶島,引起一陣陣的討論。
  我在部落格設了目錄,讓大家沿著連結去看看那些不錯的文章。那些文章的立場總有差異,希望大家抽點時間去閱讀,理解那些乳頭、身體的各種聲音。如果你看到乳頭只想檢舉,那也是你的自由啦,只是我會覺得很可惜。

Free the Nipple 解放乳頭相關討論



臉書的回歸宣言/性解放學姐
https://www.facebook.com/sisterssaying/posts/1568355640084246

為何我不能露兩點?寫在#FreeTheNipple 被臉書「賜死」之後╱KangHao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7160

關於乳頭解放,你也許不知道的歷史╱小林繩霧
http://bittersweet.asia/archives/2015/04/free-the-nipple-a-bit-of-history/

「露奶」是人權嗎?╱鐘聖雄
http://pnn.pts.org.tw/main/2013/10/28/「露奶」是人權嗎/

解放乳頭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有更多身體審查/Ms.Brown
http://j.mp/1GdUNf2

解放乳頭及其它╱王顥中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2041

Vivian Wu:回應王顥中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04305080765480&id=4946315&fref=nf

我們不該只解放那些政治正確的身體╱簡維萱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chien0115/posts/1071346222880163?

一位異男觀看乳頭的體驗
http://goo.gl/zO6pdo

當女體遇上媒體/王立柔
http://www.storm.mg/article/46168_

就只是五個人沒有太陽花的聯合聲明/Mei-Yu Liu
http://0rz.tw/IgAwd

關於Free The Nipple(s),兼論媒體亂象/MYL
http://meiyuliu.blogspot.in/2015/04/free-nipples.html

爭取的不只是上空權!#FreeTheNipple 不能避談的「慾望」議題╱KangHao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7221

再談乳頭‬╱Vivian Wu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04332249129860&id=4946315

乳頭太近而解放太遠‬╱簡維萱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chien0115/posts/1076141959067256

Free The Nipple?Free Nipples!╱吳馨恩
http://www.storm.mg/lifestyle/46161

王顥中:談「自主」
https://www.facebook.com/WangHaoZhong/posts/10153166165803211

Raphael Kuo:去性化的論述
https://www.facebook.com/raphael.kou/posts/10205758879506798

我只是一個被臉書停權的小人物╱陳怡茹
http://highever.pixnet.net/blog/post/44730016

解放乳頭的言論自由:社群網站開放多元討論的社會責任╱朱家安
http://news.readmoo.com/2015/04/14/kris-150414-free-nipples-freedom-of-speech/

free the "dirty" nipples╱施舜翔
https://www.facebook.com/paris.shih.1/posts/10205702100368425

關於馬賽克──談Free The Nipple之誰打自己一巴掌╱廖芸婕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54/article/2667

裸湯、混浴、自己的身體自己露╱Cyla
http://queerology.net/2015/04/hot-spring-and-naked-in-public/

到底要跟誰比╱陳怡茹
https://plus.google.com/u/0/115158526081861935546/posts/CAiaD3p88JL

解放乳頭、性犯罪與兩性平權╱張智皓
http://philnoway.blogspot.in/2015/04/blog-post.html

我不是獵奇性玩物─跨性別女性的Free The Nipple╱吳馨恩
http://www.storm.mg/lifestyle/46446

「女人露點會提高男人性犯罪率?」這不只是壓迫女人,更是弱智化男人╱V太太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1398/

[訪談]你對我有情慾 那是你的事╱范先生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20/595478/

我裸露 不代表我分享╱林郁璇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20/595373/

性別的除罪,性的除魅╱格瓦推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44121866.html

解放乳頭:從平等到差異政治/楊潔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421/

Free The Nipple中的男性解放╱吳馨恩
http://transfeminists.blogspot.tw/2015/04/free-nipple.html

妳/你的乳頭解放了沒?——新一波性/別平權與身體情慾除罪化運動╱彭仁郁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33

「解放乳頭」、「上空解放」:一個有待正名的平權公民運動╱楊芬瑩 http://www.storm.mg/lifestyle/48799


看更多上空照投稿稿件請點:https://twitter.com/sisterssaying/media
貼紙與明信片持續徵稿,投稿說明:http://ppt.cc/TjFY
捐款請點:http://ppt.cc/gAx4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中譯】遷移——亞洲LGBT族群逃避家庭暴力的途徑


  【曼谷】在Joe Wong還沒切除他的乳房、子宮前,他叫Joleen,在新加坡中學就讀時曾經有棕色的膠帶捆綁胸部,因為這樣看起來沒那麼像女人。

  因為她捆綁胸部時顯得笨拙且明顯,於是激怒了她的一位近親,哪位親戚打她的頭、拉起她的衣服撕掉膠帶,在這過程中皮膚也被撕傷。

  Joleen 小時候便忍著來自這位親戚的傷害,像是毆打、把刀子壓在她的臉上、死亡威脅,甚至花費強迫她治療。那位輔導員竟然告訴她,說跟女孩親吻、牽手是很噁心的事。

  『當你天天被毆打、你已對疼痛不再有感覺,只是麻木』Wong這麼說,他是一位31歲的跨性男,目前在曼谷的亞太跨性別網路維權團體工作。

  根據專家表示,亞洲是普遍保守及家長式的社會,而這些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群體常面臨家人的暴力,迫使他們適應社會,維持社會的平衡。

  根據ILGA(國際男女同性戀聯合會)的數據,全球有78個國家將同性性行為視為非法,有些地區會抓他們進監牢,像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及新加坡。

  同運人士表示,這些推動污名與歧視的法律,實際上縱容了家庭暴力,成了隱藏的問題。雖然表面上的數據很少,但實際上這樣的情形是很多的。

  為了逃離家暴且尋找歸屬感,亞洲的LGBT群體湧向城市。透過網路及媒體,像Wong那樣一起離開家鄉,往外遷移尋找工作、同性婚姻的人越來越多。

  『即使我不在家了,但我覺得前所未有的自在』當他說這句話時聲音深沉、肩膀寬厚、留著鬍子,跟小時候女孩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我丟開那些讓我失望的東西、不見那些毒害我生命的人。現在只剩我,以及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Wong這麼說,他沒有說出是哪個親戚,以避免日益緊張的家庭關係。

  在APTN辦公室旁安靜的咖啡館,他一邊喝著水果奶昔,一邊說『我感覺到真正的解放』

隱藏的生活

  我們透過skype訪問了人在馬尼拉的IGLHRC(國際男女同性戀人權委員會)亞太專員Ging Cristobal。他表示,跟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樣,亞洲LGBT會面臨家暴,關鍵因素是『讓家人蒙羞』。他補充到『你不能讓你家人蒙羞,因為那不是社會正常的情形,是禁忌』。許多亞洲家庭把LGBT的親人推進華人所謂的『形式婚姻』裡,為的是讓家長保有面子。

  在曼谷的亞太難民網路執行長Anoop Sukumaran表示,他曾處理過一個申請聯合國難民身份的案例。那是一個來自巴基斯坦20多歲的女同志,因為她家人以死亡威脅她在巴基斯坦結婚,於是她兩年前逃離到曼谷。

  理論上,年輕的LGBT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但他們很多人是默默承受著暴力,若他們反抗就不會有人照顧他們了。

  Cristobal說她通常會建議那些依賴家人支付學費的年輕LGBT們尋找支持他們的朋友,然後找一個遠離家裡的大專院校或者工作。『接下來就盡量隱藏自己的身份,不要讓人辨識到你是LGBT』

法律支援可減少暴力

  Wong說當他面臨家暴的時候,可能會沒人可以幫忙,他還說『有時候鄰居還是會干預……但即便是警察也沒辦法對家暴做些什麼』

  同運人士認為,如果防止對女性及兒童施暴的法律或政策有照顧到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不同的人,有助於減少對LGBT族群的家庭暴力。

  Cristobal舉例,去年有個在馬尼拉的年輕人透過臉書聯繫他,他的哥哥因為他是同性戀而威脅說要殺死他。她請年輕人去報警,『哥哥不在那邊了,警察來了,留下他們的手機號碼。鄰居們看到警察……會幫同性戀,所以我覺得這可以防止他們對他說些什麼不好的話』

  越南同運母子檔 Lily Dinh 及Teddy Nguyen說自從政府非刑事化同性婚姻後,越南的家人對此態度有所轉變。

  2013年,越南政府召開了同性婚姻的討論,並邀請了PFLAG(同志親友會)的負責人Dinh代表發言。Dinh在胡志明市透過Skype受訪時說『我認為那是政府人員第一次遇到活生生的LGBT,也是第一次遇到LGBT的家人』

  『我們把我們的故事說出來,因為我們希望政府了解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面臨的困境。我覺得官員理解也同情LGBT的族群以及PFLAG成員』

  聯合國發展計劃給了越南PFLAG兩萬四千元,可以在六個月內前往五個省份宣導LGBT議題並提升他們的權益。

  Dinh說『情況會越來越好的……但要讓政府及社會(特別是農村)清楚了解LGBT族群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
原文網址:http://www.freemalaysiatoday.com/category/world/2015/04/09/asias-lgbt-people-migrate-to-escape-violence-at-home/

Asia’s LGBT people migrate to escape violence at home


BANGKOK: Long before Joe Wong surgically removed his breasts and uterus, he was Joleen, who once used an entire roll of brown duct tape to flatten her chest in an effort to look less feminine at her new secondary school in Singapore.

A close relative, angered by her clumsy and obvious attempt to bind her breasts, struck her on the head, pulled up her shirt and tore off the tape, ripping off bits of skin in the process.

Joleen endured a childhood of daily beatings from this relative, a knife pressed to her face, a death threat, and forced therapy with an expensive counselor who told her she was “disgusting” for kissing and holding hands with girls.

“When you get beaten every day, you no longer feel the pain, you just feel numb,” said Wong, now a 31-year-old transgender man working with the Asia Pacific Transgender Network rights group in Bangkok.

Across Asia, which is largely patriarchal and conservative, the violence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LGBT) people face is often from their own families, who beat them to make them conform and maintain the social balance, experts say.

Homosexual acts are illegal in 78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punishable by jail time in places including Pakistan, Bangladesh, Sri Lanka, Myanmar, Malaysia and Singapo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 and Intersex Association (ILGA).

Such laws drive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and essentially condone family violence, though the problem remains hidden, glimpsed through many anecdotes but little data, activists say.

To escape the beatings and find a sense of belonging, LGBT people in Asia flock to cities in their own country, and increasingly – with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easing migration for jobs and gay marriage – many like Wong are leaving their home country altogether.

“I’ve never been more at home than now, even though I’m not at home,” he said, his deep voice, broad shoulders and moustache betraying no sign of his childhood as a girl.

“I removed everything that was bringing me down. I removed the toxic people in my life. Now it’s just me and my problems that I have to confront,” said Wong, who did not identify the abusive relative to avoid further straining family ties.

“I feel really liberated,” he said as he sipped a fruit shake in a quiet cafe next door to the offices of APTN.

Living in stealth


A key reason for family violence against LGBT people in Asia – and the way this region differ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 is the “family shame factor”, says Ging Cristobal, the Asia-Pacific project coordina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IGLHRC).

“You do not shame your family, because it’s not part of the norm in that society. It’s a taboo,” Cristobal said in a Skype call from Manila.

Many Asian families push LGBT relatives into what the Chinese call “marriages of convenience”, partly to help parents save face.

One Pakistani lesbian in her mid-20s fled to Bangkok two years ago because she was forced into marriage in Pakistan and was facing death threats from her own family, said Anoop Sukumar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Bangkok-based Asia Pacific Refugee Rights Network, which is helping her as she applies for UNHCR refugee status.

While young LGBT people are theoretically covered under laws protecting children from violence, most suffer in silence for fear they will otherwise have no one to look after them.

Cristobal said she often advises young LGBT people who rely on their family for their tuition to find supportive friends, and then seek a college education or find work away from home.

“Then you try to be stealthy. You try not to give clues that you are an LGBT person,” Cristobal said.

Supportive laws reduce violence


Wong says he could turn to no one for help when he faced violence at home. “Sometimes neighbors intervened… but even police wouldn’t do anything about family violence,” he said.

Activists say including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in laws, policies and programs to prevent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children would reduce family violence against LGBT people.

For instance, Cristobal said a young man in Manila contacted her via Facebook last year because his brother had threatened to kill him because he was gay. She told him to call the police.

“The brother was not there any more. Police came and gave their personal mobile number. The neighbors saw the police… were supportive of the gay guy, so I think that regulated them from directly telling him negative things,” she said.

Vietnamese mother-son activists Lily Dinh and Teddy Nguyen say family attitudes in Vietnam have changed since the government decriminalised same-sex marriage.

In 2013, Vietnamese government officials organized discussions on same-sex marriage, and invited Dinh – who heads a small chapter of PFLAG, a group for parents and friends of LGBT people – to speak, along with others from the group.

“I think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the government officers from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from congress met LGBT people in real life, and the first time they met with LGBT parents, too,” Dinh said in a Skype call from Ho Chi Minh City.

“We told our stories because we wanted the governme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our children face in their daily lives… I think that the officials understood and felt empathy for the PFLAG members and for the LGBT community.”

The U.N. Development Program recently gave PFLAG Vietnam a $24,000 grant to travel to five provinces over the next six months to raise awareness of LGBT issues and rights.

“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 … but it will take time for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understand clearly LGBT people, 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said Dinh.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自梳》——愛將永遠在心裡






  這部影片由楊采妮、劉嘉玲、歸亞蕾等演出,導演是香港的張之亮,故事是述說一對女人相戀。一個是自梳女,另一個是嫁入豪門的名妓。
  『自梳』是古代中國其中一種女性文化,她們像已婚婦女那樣把頭髮盤起,表示終身不嫁,孤獨終老。在禮教的束縛下,她們不想命運被操控,以自梳的方式表達決心。也因為自梳的關係,她們不能在原生家庭終老,得與共同自梳的姐妹共住姑婆屋,相互接應。與此同時她們沒有夫家可以『歸根』,所以有些人會認為自梳女會成為孤魂野鬼,於是有些自梳女會選擇做門面功夫,形式上嫁給某人,但實際生活還是在姑婆屋。
  在古代,種桑養蠶的行業是她們的經濟來源。1930年代絲綢業崩潰,自梳女紛紛到香港當住家女傭。現今強調自由戀愛,女性不用再嫁給不喜歡的男人,所以自梳的習俗也慢慢消失。
  在這部片裡,楊采妮飾演的意歡就是一個自梳女。她不想被當成父親還債的工具,跑到姑婆屋自梳。後來她在工廠遇上了剛嫁給老闆的八姨太玉環(劉嘉玲飾),兩人不知不覺間產生情愫,最後兩人在一起。日軍攻占廣州時候,兩人在碼頭失散。
  多年以後,歸亞蕾飾演的歡姑要會廣州探親。其實她要見的不是別人,就是另一個她。在火車站的月台,她終於見到那個身影。電影沒演出年華老去的另一個是誰,但透過鏡頭剪接,我們從歸亞蕾眼裡看見她愛人的年輕模樣,再從對方的角度看見了年輕的自己。說到這裡大家覺得是不是有點熟悉,嗯,就是歸亞蕾也有參與演出的『不一樣又怎樣』MV有相似的表現,我很懷疑蔡依林這部MV是跟電影致敬呢。
  最後給大家聽電影主題曲『為什麼想念你』,演唱的是兩位主角劉嘉玲、楊采妮。真的很好聽。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被雞姦法迫害的Turing


今早趕去戲院看了這部影片,此片在本屆奧斯卡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獎,述說喻為「現代電腦之父」的英國數學家Alan Turing,研發出機器破獲德軍密碼,使得二戰提早結束。

我在網路上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本片其實不太符合史實。這其實還好,我比較在意的是Turing太「乾淨」了,雖然他在片中向警官自嘲說被抓進來審問大概是因為要別人摸自己的陽具(具體字句不太記得),但整部片沒有成年圖靈與其他男同志較為親近的鏡頭,也沒演出他涉足同志夜店的畫面,沒跟戲中的妻子上床。只有那麼一幕,他以密碼形式拼寫出" I love you",但這封情書最終也沒送給他的初戀Christopher 。

他的化學閹割跟同志身份脫離不了關係,英國政府用以入罪的法條則是惡名昭著的雞姦法。1967年後,成年男性彼此間合意的性行為不再視為違法,但英國政府在2013年底才赦免Turing。可惜的是,與Turing一樣被指控犯罪的近五萬男同志卻沒被平反,所以Turing的家人發起聯署,呼籲政府還他們的清白。

英國LGBT目前的處境比Turing時代好很多,例如不再施行雞姦法、通過同性婚姻等。反觀曾是英殖民地的馬來西亞,沿襲自英國雞姦法的刑法377正在控制人民的情慾,將非自然的性行為(包含同性之間、異性間的口交肛交等)視為罪惡,此法更被政府用以打擊政敵。至於青少年LGBT更可悲,在教育部指使下,某團體發行了《辨識LGBT指南》,以圖讓師長揪出這些孩子。想當然爾,這些可憐孩子就會被送去什麼男子漢改造營,或者如少年Turing一樣被同學霸凌。

明天下午,馬來西亞有抗爭到底的集會,晚上在台北自由廣場也有【抗爭到底——台灣集會】#KitaLawan@Taiwan的活動。請大家踴躍出席,也歡迎你跟我一起檢討這惡法,捍衛人民自由做愛的權利!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可以帶他/她 回來吃團圓飯嗎?

本文亦刊登在星洲日報星雲版,此係未投稿的原文。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15478


過些時候就是農曆新年了,電視廣告都在呼喚大家歡喜回鄉過年,走在廣場裡聽到的都是賀歲歌曲在喧鬧。對華人來說農曆新年是一年裡頭最大的傳統節日,再怎麼忙也得回來過年,跟家人吃團圓飯。

說起回家過年,同志朋友們都一肚子苦水:「又要裝笑臉回去面對親戚們了」、「他們總是問我有沒有女朋友,我很想說我有男朋友哦」、「我就是不想去跟那些男人相親啊,如果家人幫我找美女又不一樣了」。節日的喜慶氣息、長輩的溫馨關懷,落在同志朋友身上卻化成了沉重的負擔。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顯得更為沉重,但是也只能苦笑應付,忍耐著。

今天約了三位朋友出來喝咖啡,在咖啡店聊起過年這件事。M說他不太想回去,畢竟平常跟親戚們都沒在聯繫,見面時也是話不投機。沒說幾句話,就問自己有沒有女朋友「難道他們眼睛那麼大都看不出來我這麼gay嗎?」

M是個頗為陰柔的男同志。他不認為男同志就等於娘娘腔,因為一個是性傾向,另一個是性別氣質,那是不一樣的。但他喜歡這樣的自己,「為什麼要把自己裝成很man的樣子呢?」每次跟朋友出門,他總是婀娜多姿地走著。看到帥哥除了臉紅,有時候還會尖叫。若有人斜睨,他也會不客氣地反擊「看什麼看?沒看過這麼美的帥哥嗎?」在夜店的舞池,他舞得最騷也最亮眼。

「別瞧我這般氣勢,我中學可是愛哭包呢」每次被人欺負,他只能躲起來哭。班上有些很壞的男生,總愛在廁所堵著他,要脫他褲子來驗證他是不是男生,所以他常跑到很遠的廁所。當他跟老師反應的時候,老師反而怪他不夠強壯。久而久之,他也就變成了沉默的人。在圈內闖蕩了些年,M才慢慢找回自己。

B跟他不一樣,是個頗陽剛的男同志。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來,但他還是小心翼翼地過活。面子書也開兩個帳號,一個是給親戚與同事加的,另一個帳號只加圈內朋友。可是紙包不住火,有一天他出門時沒把電腦關上,被爸爸無意中發現了電腦裡的秘密。從那天起,他父母便勒令他搬回來住,沒收他的手機,全天陪著他上下學。大學離家裡有一小時半的車程,所以一天要花三小時來回。B現在已經畢業,雖然父母沒再逼得那麼緊,他也可以用手機了。可是爸爸常有意無意進他房間,到處亂翻。若晚一點回家,爸爸還會在那邊嘮嘮叨叨的。

B喝了一口咖啡,笑著說:「能怎麼樣呢?習慣就好。」他又說:「以爸爸愛面子的個性,他到今天還是沒跟其他親戚說我的事。他只是吩咐我到時候一定要跟他回爺爺家吃團圓飯。其實我還蠻想帶男友回去的,想了一想還是算了,免得老爸發瘋。」

E這時候出聲了:「你們還有家可以回算不錯了。我可是無家可歸呢。」E是變性人,生理性別是男性,可是她很清楚自己是女性。很多人把同性戀、變性人混為一談,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同性戀是認同自己的性別且喜歡同一性別的人,而變性人則是不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以另一個性別的身份才能自在過活。

E喜歡以女性的裝扮展現自己,所以被趕出家門。離家多年總有想家的時候,可是每次打電話回去總被掛斷,寄過去的信總是被退回來。所以每一年的農曆年,她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外過,一個人在房間裡看著春晚的節目,一個人吃團圓飯。所以E笑著說,「回去也好,如果無法笑著面對那些自以為關心的親戚,就打個電話給我吧。再怎麼說我也還是個女生呢。讓我假扮你們女友,討個紅包。」

店裡在播放著「咚咚咚鏘」的賀歲歌曲,我喝的咖啡越來越澀。看著他們時而高興,時而難過地討論過年與家人的話題,我心裡其實是有夢想的。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伴侶一起回來吃團圓飯,或者以自己想要的性別樣貌與家人一起過年。

我希望LGBT的朋友不會因為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跟一般人不同而被拒於門外。不一樣又怎樣?我們還是一樣要過年,對吧!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悅讀筆記】 悄然的世界,我們同在一起





書名:《聽不見的小翔》
作者:大布吉
出版社:基本書坊


昨天在台北國際書展購買的其中一本書,是基本書坊最近出版的繪本,這是一本描述聽障同志故事的書。作者是聽人大布吉,他放下語言,用心傾聽,與聽障朋友相處,體驗單純的快樂。他找了四位聽障同志(Aperson、小猴子、Ocean、小翔)述說自己的故事,再用圖文呈現出來,讓更多人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愛情、親情及生活上種種的期待。
聽障是弱勢,同志也是弱勢,當一個人擁有聽障、同志雙重弱勢,就得生出更多勇氣才能面對這不友善的社會。但他們不是孤單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這幾年在推聽障同志議題,去年也開了彩虹手語班,讓聽人也能與聽障朋友交流,了解聾人文化。
基本書坊除了出版繪本,也推出了一支影片(影片網址:http://youtu.be/Jqqi18SZ_6k )。他們請來了手語老師小宇,在影片中呈現部分內容,也教大家幾個簡單的手語,如『同志』、『第一次』及『我愛你』。
歡迎大家到書展購買,只要七五折哦,比網路書店還要便宜!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悅讀筆記】從後面打開男人的世界







書名:《男性P點高潮》
作者:查理·葛利克曼(CHarlie Glickman)、艾絲琳·埃米吉安(Aislinn Emirzian)
譯者:黃民燁
出版社:基本書坊

在情人節前一天,收到了這批《男性P點高潮》及男性自慰套的組合包,看來沒情人也能爽爽過這個情人節了,哈哈哈哈。啊,不對不對,這批貨是團購的呀,接下來是要頭痛運送方式了。最近有朋友會從台灣去(回)馬來西亞的嗎?想找人帶回去,因為郵寄的話擔心會被海關扣留。
先來看看這批商品吧,左邊的四個絕對不是髮膠,是髮膠型的自慰套啊!!然後右邊的吮吸盤型的自慰套,組合包還附送若干潤滑液,有西瓜、櫻桃、草莓口味。
其實主角是這批書啦——基本書坊的其中一本新書《男性P點高潮》。這本書的作者是Ph.D. Charlie Glickman,黃民燁翻譯。書本的內容是談男性的前列腺,第一章是觀念釐清,例如被插入是不是等於同志?會不會髒?會不會痛?接下來幾章都談到前列腺的角色、結構、衛生。中間幾章則是教戰篇,讓你知道怎麼尋找前列腺、然後男生、女生可以如何享受前列腺的性遊戲、按摩前列腺及會陰的方式、可以搭配的情趣用品。最後則是前列腺的保養,包含如何照顧前列腺、按摩前列腺的好處等。這本書適合男女讀者,也適合異性戀與同性戀。
馬來西亞想訂購這本書的朋友,可以洽詢吉隆坡的月樹(Moontree House)。台灣的朋友可以直接殺去台北國際書展,他們在獨立出版社組成的『讀字小酒館』攤位,據說現場購書也有驚喜贈品哦!